七、經典閱讀與電影課程
1.經典閱讀課程
學校大力推動經典閱讀,深入推進“321”百萬閱讀工程。編寫《濰坊一 中推薦閱讀書目100本》,把大量圖書調配進入學科教室,方便學生隨時閱讀。周六周日學校圖書館全天開放,為學生閱讀創造一切便利條件。堅持每月5萬 元的圖書購置制度,由師生確定購買書目及數目。系列組織作文大賽征文活動,積極參加“葉圣陶杯”等全國作文大賽并取得優異成績。組織讀書報告會、經 典詩詞朗誦會、辯論賽、讀后感評選和學校名師講座等各類活動,推進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定時對學生的優秀作品結集成冊,很好地激勵了學生的閱讀積 極性。
2.語文主題閱讀
結合學校課程建設和語文教學改革,積極推進主題閱讀教學,在上好用好國家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構建語文教材內容,研發主題學習校本課程,大幅度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了語文整體閱讀能力和傳統文化素養,實現了學生由“閱讀”到“悅讀”再到“越讀”的三級躍變。
3.經典電影欣賞
學校建立中學生電影院,構建開發組織實施濰坊一中推薦電影62部課程,定時開展校園職業“微體驗”活動,汲取人文營養,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獨立人格。
八、生涯規劃課程
在高中階段開展生涯規劃教育,旨在指導學生正確發現自我,喚醒自己,明確方向,培養特長,正確地選擇學業和規劃人生職業,奠定未來發展基礎。
1.課程架構
包括生涯規劃和心理健康兩部分。生涯規劃按照“自我探索一專業探索一職業探索一學科選擇”的認知順序,引導學生對職業、專業和人生形成初步認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困惑或問題。生涯規劃和心理健康每周安排一節課,由專業教師任教。
2.課程實施
針對學生對高校、專業設置等缺乏了解,學生面臨“六選三”抉擇難題等現狀, 通過生涯教育和性格、職業傾向測試,加強選課指導,幫助學生做出正確選擇。
針對高中生對社會職業的認知和自身未來職業傾向不明晰等情況,通過開展 職業規劃教育和職業考察體驗活動,增強對職業的認知,引導進行未來職業規劃。主要 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
針對學生自我認知能力較弱,對自我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缺乏清晰認識等 問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解決困惑,開發學生心理潛能,培養積極心理品質。
九、社團活動和游學課程
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在高品質的校內外活動中,增強動力,挖掘潛力,培養能力。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游學課程,著眼于培養視野寬闊、知行 合一的高素質學生,是學生高水平發展的重要路徑和保障。
1.社團課程。為發展學生興趣潛能和綜合素質,我校由教師和學生自主申報成立 了特長類、藝體類、學科拓展類三大類,共124多個學生社團,每個社團都有明確的 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要求,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在學校選課平臺自主“搶課”。不學校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提高社團活動中心使用效益,著力打造了一批名優社團。
2.游學課程。學校利用節假日、小學段和暑期組織學生走進政經中心,感受現代化城市的魅力,增強開放意識;走進高等學府,了解知名高校的文化底蘊、高校 的專業設置和最新招生政策,體驗高校前沿科技;走進農村和田野,親近自然,體驗農業勞動的快樂,感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成果和魅力;走進文化圣地,探訪社會 民俗,進行文化尋根;走進衛星發射中心,與航天愛好者一起探討航天科技,體驗航天探索的挑戰和樂趣。
十、綜合素質評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標志性成果六個方面。
思想品德:重點評價學生的日常操行情況,以《濰 坊一中品德行為六個維度評價清單》為評價標準和依據,每日評價,每月公示,期末評價結果納入學生檔案;
學業水平:是對學生修習的所有國家課程、校本課程、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的評價;
身心健康:是對體育與健康課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體育運動特長、參加體育活動情況、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進行評價;
藝術素養:重點評價學生藝術課程的修習情況、藝術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情況;
社會實踐:重點是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重點記錄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次數、持續時間,形成的作品、調查報告等;
標志性成果:主要考察學生在某一個方面所取得的能夠證明自己某一方面個性發展的證書、實物、著作等實證性材料。
評價方法:學分評價、績點評價與寫實記錄相結合的辦法。尤其關注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對學生考勤、課堂表現、學科核心素養、階段性檢測等過程性發展情況每天記錄、評價,納入學生和教師的年度考核。
結果使用:每學期末匯總形成每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學分和績點。學分作為學生畢業的主要依據,績點作為學生評優樹先的主要依據,學生綜評檔案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每年學校都有一部分綜合素質比較優秀的學生通過綜合招生、自主招生考取了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全國知名咼校。
十一、特殊才能培養
學校高度重視特殊才能學生選拔培養工作。每年中考外聘高層次專家團隊,在招生范 圍內選拔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近兩年錄取的國際象棋、圍棋、機器人、游泳和學科特長 生都得到很好的發展。學校專門設立特才學生教育中心,具體負責各項工作開展。根據不 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創新培養方式方法,積極創辦適合每一名學生成長的教育。
文化科學習方面:根據學生的學科興趣和未來職業規劃,為學生提供多種組合的課程選擇,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開設援助課程,幫助學生及時補習因專業學習耽誤的課程,及時解決學科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提升學業成績;為學生安排得力導師,及時提供指導幫助。
專業訓練方面:外聘高層次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專業發展提供鍛造平臺;與相關高校積極對接,為學生未來學習創設必要渠道;建有“創客實驗室”,為學生的特長發展提供硬件支持。
十二、強基計劃課程
2017年以來,學校先后邀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浙江大學等199 所高校來校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其中,有50所高校授予學校“優質生源基地校”,并建立了合作共贏關系。
為主動適應新高考改革要求,2020年,學校成立強基計劃課程部,研究制定《濰坊一中強基計劃課程實施方案》,全面推動學校強基計劃課程實施,逐步建立起機 制完善、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體系,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進入全國領先行列。